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研究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生的溶蚀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性,成岩早期形成的绿泥石粘土膜保留了大量原生粒间孔,保持了较好的储层物性。结合成岩作用和沉积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4种主要成岩相带。长石溶蚀成岩相和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是最为有利的成岩相带,分布在刘卯塬—堡子湾一带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以及小涧子一带三角洲分流河道交汇处的砂体发育区。
成岩作用、成岩相、长8 储层、三叠系、姬塬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项目2011ZX05044,2011ZX05001-004资助。
2013-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7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