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西昆仑山前主要发育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下二叠统普司格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3套烃源岩。通过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油—源对比与气—源对比分析,指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类型较好的Ⅱ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源岩,有部分侏罗系和石炭系天然气混入。从柯东1井和柯克亚含油气构造的构造演化、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演化史出发,分析了成藏演化过程,总结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模式,得出其成藏可分为4个阶段:原油初始充注时期、主充油时期、主充气时期和油气调整时期。搞清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该区甩开勘探、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提供重要依据。
油气来源、包裹体、构造演化、成藏模式、柯东-柯克亚构造带、西昆仑山前
TE1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大型气田形成条件、富集规律及目标评价二期”2011ZX05007-002资助。
2013-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6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