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157
217例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蚌埠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并分析常见临床特征在各病因组间的分布.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17例慢性咳嗽患儿,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的诊断程序进行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并记录其临床特征,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结果 217例完成随访的病例中,病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61例(28.1%)、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24.9%)、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37例(17.1%)、感染后咳嗽35例(16.1%).不同年龄段病因分布并不完全相同(x2=31.718,P<0.05);~3岁组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31.5%),~6岁组主要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8.9%),~14岁组主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38.2%).不同性别患儿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87,P<O.05);男患儿首位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6例(35.4%),女患儿首位病因为感染后咳嗽22例(25.3%).不同病因组间慢性咳嗽的主要临床特征分布不同(均P <0.05).结论 蚌埠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前4位病因分别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不同年龄、性别间慢性咳嗽病因构成不同;各病因组间慢性咳嗽临床特征分布不同,可为病因诊断提供参考.
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临床特征、儿童
18
R725.6;R441.5(儿科学)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蚌埠市级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
2020-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9-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