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肝内胆管结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收集和分析安徽地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生活资料,分析可能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病例组和对照组样本均选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的住院病例.病例组样本均为经手术证实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对照组采用1∶1配对方法,选择经腹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胆道系统结石的患者.数据收集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表,收集2组样本的一般情况、生活环境和体格检查等资料,并录入SPSS 13.0软件中.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然后对可能受到混杂因素干扰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将筛选出的因素拟合主效应模型并分别计算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身高体重指数(P <0.001,OR=17.295,PAR% 64.19%)、低油脂饮食(P<0.001,OR =7.583,PAR% 54.23%)、井水水源(P=0.008,OR=7.806,PAR%55.06%)、胆道蛔虫病史(P=0.001,OR=7.537,PAR% 24.63%)和胆道炎症史(P<0.001,OR =12.491,PAR%25.64%).结论 安徽地区肝内胆管结石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身高体重指数、低油脂摄入、井水水源、胆道蛔虫病史和胆道炎症史.
肝内胆管结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2
R657.42(外科学各论)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