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后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动态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动态测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1)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 以P40、N8和N50潜伏期的数值差为观察指标,分别对51例住院的TIA 患者在入院时及发病30 d后进行双下肢SLSEP的检测.根据30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A组(TIA无脑梗死组)34例与B组(脑梗死组,病前有TIA史)1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IA患者下肢SLSEP的检查中以P40的改变具有临床意义,有66.7% (34/51)的TIA患者入院时P40潜伏期差值出现异常.A组中,16例有TIA再发,其中Ns、N50和P40潜伏期的数值差30 d后均略为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出现在TIA后2d内3例(5.9%,3/51),7d内2例(3.9%,2/51),1个月内12例(23.5%,12/51).B组30 d后P40潜伏期的数值差不仅较入院时明显延长(F=12.9,P<0.05),且和A组30 d后的值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 =4.35,P<0.05).结论 TIA中短期发展为脑梗死的患者P40 潜伏期差值明显延长,下肢SLSEP中P40的检测或为观察TIA患者的病情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相对于上肢SLSEP的检测,P40更为方便,值得临床推广或进行深入研究.
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0
R743.31(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安徽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0B024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7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