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332.2019.03.021
脂肪肝供肝定性定量评估的研究进展
脂肪肝是最常见的"边缘供肝"之一,有报道指出在已故器官捐献者中脂肪肝供体数量高达30%[1].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人群中的流行,可以预见脂肪肝供肝的比率会进一步增加.目前多数研究[1-2]认为中重度脂肪变性供肝是导致术后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肝功能延迟恢复以及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轻度脂肪变性供肝术后肝功能和移植物存活率与正常无脂肪变供肝无差异.目前评估肝脂肪变性的金标准仍是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在肝移植术前捐献者极少行组织活检[1],而实际临床最终是否使用脂变供肝通常由外科医生肉眼主观判断决定.此外,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结果也并不完全一致[2].近几年包括影像学技术在内的多种脂肪肝定量诊断技术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表现较为突出的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s,CAP)、二维超声成像的声衰减测量(attenuation test,ATT)与声衰减成像(attenuation imaging,AT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而在术中试图代替快速冰冻切片和医生肉眼判断的快速评价脂肪含量的技术也有相关报道,例如微光谱仪、漫反射光谱技术.
7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8ZXZNSY00250
2019-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