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332.2017.01.021
肝移植术后防治丙型肝炎复发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相关肝病是欧美国家肝移植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我国,HCV相关肝病的发病率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相关肝病.在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丙肝)的复发率较高,并且病情进展比非移植的丙肝患者快.肝移植术后最早的丙肝复发可发生于移植术后第9天.术后1年时有半数肝移植受者在肝组织活检中可见丙肝复发的组织学证据.肝移植术后5年,多数丙肝的肝移植受者患有慢性丙肝,约9%~28%的丙肝复发患者出现移植肝硬化[1].因此,防治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课题.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interferon, IFN)、利巴韦林(ribavirin, RBV)等抗病毒药物及新型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 DAA).
肝移植术后、防治措施、丙型肝炎病毒、肝炎复发、慢性丙肝、抗病毒药物、肝移植受者、乙型肝炎病毒、肝病、肝组织活检、欧美国家、利巴韦林、丙肝患者、病情进展、组织学、术后第、肝硬化、干扰素、复发率、发病率
5
R73;R65
天津市卫计委科技基金项目07KY27
2017-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