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5332.2015.03.017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机制与免疫耐受
1963年,Starzl医生报道了第一例肝移植手术[1],此后肝移植被医学界公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特惠器官,原因可能与它的结构有关:肝脏具有门脉和动脉双重血液供应系统;肝窦内皮细胞间隙大,有助于耐受宿主的免疫系统攻击;肝脏中的Kupffer 细胞还可以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因此肝脏具有一定程度的天然免疫耐受性[2]。但是即便如此,免疫排斥仍然是肝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根据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强度、病理学特点及机制,可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和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CR)[3],对于移植肝的功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关于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进展与临床应用之间尚有距离,了解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以及免疫耐受的机制对于研发新方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13KG102
2015-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