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组织学表现与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的关系
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是肝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其病理生理机制是胆道系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研究者提出,门脉循环可能在该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早期组织学变化,特别是门静脉组织学变化,是否预示患者易患ITBL。该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22例肝移植患者,回顾性分析了44份术中肝活检标本〔分别取材于冷缺血后(时点0)和门静脉再灌注期(时点1)〕的三十多个组织学参数。11例移植肝进展为ITBL并需接受再次移植(ITBL组),11例相匹配的对照组术后平均11年仍维持移植肝功能正常(非ITBL组)。此外,该研究还纳入了以结/直肠癌(CRC)肝转移而接受半肝切除术的11例肝活检标本。分析结果显示,ITBL组与非ITBL组在时点0的组织学表现无明显差异;但ITBL组时点1的标本较非ITBL组出现更多的小的门静脉分支(PVB),提示存在门脉旁的侧支血管;CRC组中也发现了较大的PVB和门脉旁侧支血管。形态学分析证实了上述发现,结果提示ITBL组时点1的PVB直径明显小于ITBL组时点0、非ITBL组及CRC组,CRC组直径最大。ITBL组门脉再灌注期肝活检的PVB直径小于冷缺血期,也明显小于非ITBL组和CRC组。说明再灌注后肝活检中PVB管腔越小,门静脉血流量越低,发生ITBL的比例越高。本研究的组织学发现支持了近期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门脉血流在肝移植术后胆管系统氧供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门静脉血流量、组织学、肝移植术后、缺血性、再灌注损伤、肝活检、门脉循环、活检标本、侧支血管、直径、移植肝、病理生理机制、形态学分析、门静脉分支、再次移植、生理作用、门脉血流、临床研究、患者、肝切除术
R6 ;R57
2014-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7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