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及防治

引用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欧美国家肝癌发病率虽不高但逐年增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肥胖等被认为是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1]。肝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其中肝细胞性肝癌(hep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肝癌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其中肝移植不仅切除了病灶,而且切除了病变的肝脏,从理论上来讲是最彻底的治疗,但早期的肝移植经验表明,无选择性地对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将导致很高的术后复发转移率,致使治疗失败[2]。Mazzaferro等[3]于1996年提出了Milan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 cm或多发肿瘤数≤3个且最大直径≤3 cm)作为受体选择标准,使肝癌肝移植的术后生存率几乎与肝硬化患者相近。但由于标准过于严苛,各大肝移植中心不断寻求在确保获得相似术后生存率的前提下扩大标准范围的方法。Mazzaferro的团队[4]也于2009年提出了“扩大至7(up to seven)”的标准来扩大适应证范围。随着大量肝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开展,肝癌转移复发的规律逐渐得到认识,这些认识可能为我们更合理地选择移植受体,更准确地判断及干预治疗带来帮助。本文将就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一些主要机制及相关防治手段进行介绍。

肝癌肝移植、肝移植术后、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子机制、术后生存率、受体选择标准、肝癌患者、肿瘤直径、治疗失败、手术切除、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性肝癌、肝癌转移复发、扩大适应证、发病率增加、最大直径、移植受体、无选择性、欧美国家、机制研究

R65;R73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81225019

2013-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0-5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