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损伤定量监测
采用压电阻抗(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EMI)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损伤进行了定量监测实验研究.选择不同损伤状态下阻抗谱谐振峰频率偏移量△f及均方根偏差(Root-mean-square deviation,RMSD)值作为损伤识别指数,结果表明:在试样弹性变形阶段,△f和RMSD值很小,并且在加载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或小有波动;试样发生塑性变形以后,二者均明显增加,其中,△f值由0.05kHz随加载应力逐渐增加至1.65kHz时试样发生断裂,而RMSD由1.3%增大至17.6%后逐渐减小.文中对这种差别出现的原因及两参数各自的特点进行了讨论.显微分析结果证实材料弹塑性转变过程中两参数的变化与试样微观损伤具有很好的对应性,表明利用压电阻抗技术监测和评价核电管道用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损伤具有可行性.
奥氏体不锈钢、拉伸、力学损伤、结构健康监测、压电阻抗
27
TH165;TUS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7243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UT11RC369
2013-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