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地区奥陶系不同地貌岩溶带结构组合差异与油气富集
基于大量地质、钻/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从水系分布及水流通道分析入手,探讨塔河油田奥陶系不同地貌单元岩溶带结构组合特征,并分析其油气富集特征.结果 显示,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由分水岭、岩溶谷地及岩溶盆地组成.分水岭中发育表层岩溶带(平均厚度为57.8 m)与渗流岩溶带(厚度为115.2 m),其中断层、裂缝和中小型缝洞体密集发育,76.5%的油井单井累产油量超过5×104t.岩溶谷地发育表层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径流岩溶带,平均厚度分别为14.6,26.4,132.6 m,其中径流岩溶带中地下河溶洞多被细粒物质充填(充填率达86.8%),84.9%的油井单井累产油量不到2×104 t.岩溶盆地不发育岩溶带,仅在局部断裂带上发育断溶体,其厚度可达600 m,且紧密围绕断裂周围1 km内分布.因此,不同地貌单元水流产状不同,形成不同的岩溶带结构组合,同时造成油气分布差异.分水岭为油气运移指向区,其中相互串通的中小型缝洞空间油气充满度高,高产井比例大.地下河沉积搬运能力强,溶洞充填率高,油气丰度小,低产、低效井比例大.通源断裂既是水流通道、又是油气运移通道,岩溶缝洞储集空间巨大,油气易于富集.
古岩溶;岩溶水系;分水岭;缝洞结构;油气分布;塔河油田;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48
TE1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6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