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中后期气田产能挖潜技术对策——以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气田石炭系气藏为例
以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气田为例,针对开发中后期气田面临的开发不均衡、低渗低效储量多且动用程度低、气井动态产能变化导致配产不合理、气井普遍产水、富集区采出程度高且综合递减率高及缺少新的储量动用评价和剩余储量分布预测方法等主要问题,提出五百梯气田开发后期技术对策.技术对策主要有:①地层划分与构造描述,依据地震解释资料精细刻画断层及构造起伏变化;②储渗单元划分和定量表征,动、静态结合评价储渗体形态、尺度、连通性及含气规模;③流体分布及动态响应分析,综合构造、储集层及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确定气藏气水分布规律;④储量动用程度评价与产能复核,从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储量角度评价气藏储量动用情况及剩余可动储量规模,明确下一步动用方向,校正气井产能,指导气井开发后期合理生产制度的确定;⑤静态地质模型建立及动态修正,利用精细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手段预测气藏压力及剩余储量分布特征;⑥剩余储量预测及分类评价,结合动态修正后的预测模型,开展剩余储量分类评价,指导产能挖潜部署;⑦采气工艺技术及工具研发,针对开发中后期气田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采气工艺技术并研发了配套工具.
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气田、储集层描述、气田开发、剩余储量、产能挖潜、技术对策
44
TE37(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天然气藏开发关键技术”2016ZX05015
2017-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8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