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滩储集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以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为例
以哈法亚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为例,结合岩心、302块薄片及2 507个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对颗粒滩储集层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分析.Mishrif组发育多种类型、多期次的颗粒滩储集层,以颗粒灰岩为主,其次为粒泥灰岩和泥粒灰岩,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相对海平面升降、古地貌以及同生—准同生期溶蚀作用控制.相对海平面的升降控制颗粒滩的类型及发育期次,在海平面下降旋回有利于厚壳蛤碎屑、介屑、砂屑和似球粒等滩体沉积,其中以厚壳蛤碎屑滩和介屑滩沉积期海平面最低,储集物性最好,最大孔隙度为33.94%,最大渗透率达764.571×10-3 μm2,平均渗透率为45.81×10-3 μm2;古地貌控制了高能相带与大气淡水溶蚀程度,沉积期海底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高能相带的形成与展布,而隆升剥蚀期古地貌高地溶蚀强度大、储集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14.78%,平均渗透率为7.849×10-3μm2;同生—准同生期溶蚀作用形成了绝大多数的有效孔隙,是研究区颗粒滩储集层形成的关键.
颗粒滩储集层、主控因素、相对海平面变化、古地貌、溶蚀作用、Mishrif组、哈法亚油田、美索不达米亚盆地
43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11.2011E-2501.X.01
2016-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6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