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0747.2008.05.006

羌塘盆地变形构造与油气聚集保存关系

引用
西藏羌塘盆地地表出露不同层位的地面背斜构造达235个,以侏罗系背斜为主.通过物探及地面地质调查,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进行时空及构造组合分析,可将这些背斜划分为单一型、联合型、复合型和扭动型4种构造组合类型,不同的构造类型分布于盆地的不同部位,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J2-K3)及喜马拉雅期变形阶段,且与盆地烃源岩两次生烃时期相匹配,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是造成油气藏破坏最重要的因素,但从断裂构造性质、有效盖层分布以及高原隆升对油气保存的影响分析来看,羌塘盆地断裂以压性断裂为主,内部结构稳定,主要目的层保存完好,勘探前景比较乐观.图4参10

变形构造、油气聚集、保存条件、羌塘盆地

35

TE121.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预探项目"中小盆地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预探区带优选"010107-10

2008-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63-56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石油勘探与开发

1000-0747

11-2360/TE

35

2008,35(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