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747.2008.05.006
羌塘盆地变形构造与油气聚集保存关系
西藏羌塘盆地地表出露不同层位的地面背斜构造达235个,以侏罗系背斜为主.通过物探及地面地质调查,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进行时空及构造组合分析,可将这些背斜划分为单一型、联合型、复合型和扭动型4种构造组合类型,不同的构造类型分布于盆地的不同部位,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J2-K3)及喜马拉雅期变形阶段,且与盆地烃源岩两次生烃时期相匹配,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是造成油气藏破坏最重要的因素,但从断裂构造性质、有效盖层分布以及高原隆升对油气保存的影响分析来看,羌塘盆地断裂以压性断裂为主,内部结构稳定,主要目的层保存完好,勘探前景比较乐观.图4参10
变形构造、油气聚集、保存条件、羌塘盆地
35
TE121.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预探项目"中小盆地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预探区带优选"010107-10
2008-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6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