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储层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本文目的 在于:(1)阐述致密油储层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EOR)机理;(2)重点说明采用双重孔隙度模型模拟单井或油田尺度EOR时需要利用单孔隙度模型进行校对.我们研究了两种通过同一口井循环注气和生产的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1)吞吐方法(HnP),(2)一种我们称为"裂缝至裂缝(F2F)"的方法;F2F方法利用其他水力裂缝在每个注气循环周期进行注气和生产.研究表明,HnP和F2F的提高采收率机制和目标体积完全不同.我们认为HnP的目标体积等于水力裂缝周围破碎岩石体积.为准确地预测该改造区域的动态,我们采用考虑分子扩散的组分模拟器,以模拟不同改造体积下的EOR效果.重点关注了数值模型的网格离散,以说明其在模拟HnP和F2F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时的重要性.网格粗化可能导致明显的数值弥散,可能人为错误地估计出比较乐观的注气吞吐采收率.结果 表明,注气吞吐方法(HnP)的主要采油机理源于以岩石改造体积表征的目标EOR体积.碎石的大小(尤其是最小尺寸)将控制进入、混入碎石孔隙空间以及辅助孔隙空间中原油采出的气体体积,这种控制作用与达西流动过程、分子扩散以及涉及膨胀、蒸发和一次接触混相条件下的相变行为有关.裂缝至裂缝注气方法(F2F)并不特别受改造面积的影响,其目标在于将水力裂缝之间全部岩石体积中的原油呆出;这种EOR过程类似于常规混相驱机制,其EOR目标体积远大于HnP.本文介绍了作为注气吞吐方法(HnP)的替代方法——裂缝至裂缝注气方法(F2F),说明了注气吞吐方法不一定是致密储层最佳或唯一的提高采收率策略.裂缝至裂缝注气方法的EOR目标体积可能远大于注气吞吐方法的EOR目标体积,因为裂缝之间的所有物质都可以像活塞一样高效地被驱替.但是,裂缝至裂缝注气方法(F2F)的响应时间(即观察到产量增加之前的时间)可能远长于注气吞吐方法(HnP),这主要取决于裂缝间距和基质渗透率.
注气吞吐、水力裂缝、提高原油采收率、孔隙度模型、目标体、改造体积、混相驱、致密储层、一次接触混相、注气方法
TE357.45;P631.81;TE122.2
202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