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表大型泥裂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anamint干盐湖北部发育的大型泥裂图案呈现为各种规模不一的多边形,直径从几百米到几米不等.通过地面电阻率测量及表面成图查明了这些多边形图案的演化规律、地下延伸深度及与构造运动之间可能的内在联系.泥裂的形成最初是通过近地表含水量的变化引起的粘土收缩作用完成的.总结了泥裂演化过程:在地下约1m处形成洞穴,然后过度负荷引起洞穴坍塌而形成地面泥裂.泥裂被风成砂及来自泥裂坍塌面已干燥的湖泊沉积物所充填.进入埋藏阶段后,泥裂充填物与周围干盐湖沉积物之间的性质差异使得泥裂区成为构造薄弱带,可能成为应力释放处并形成断层.地表电阻率测量证实泥裂地下延伸深度超过3m.对大型泥裂构造进行了类比研究,德国西北部南Permian盆地Rotliegende(上二叠统)致密天然气田与美国这一地区的地质背景类似.在三维地震横向切片中也识别出多方位的多边形图案,与我们在Panamint峡谷观察的特征吻合性好.Rotliegende地区的多边形图案与小断距断层相关,可能是地下储层隐蔽的分割边界.
2013-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