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7.17.022
家庭干预方式对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家庭干预方式对弱视患儿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相应家庭护理对策的制定.方法 随机将95例弱视患儿(124眼)分为2组,弱视综合治疗组51例68眼,家庭干预综合治疗组44例56眼并再次被分为积极干预和一般干预组,同时观察治疗起效时间、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1个月内起效眼数的比例在家庭干预组较综合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5,P<0.05),积极干预组较综合治疗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6.543,P<0.05)而一般干预组和综合治疗组间有升高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49,P>0.05);6个月内总的起效比例干预组与综合治疗组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1,P>0.05),积极干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综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家庭干预组患儿依从性较综合治疗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8.818,P<0.01);积极家庭干预组患儿依从性较综合治疗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11.140,P<0.01);积极家庭干预组患儿依从性较一般家庭干预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4.283,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家庭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8,P>0.05);家庭干预组的治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x2=5.045,P<0.05),其中积极干预组的治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x2=7.799,P<0.01).结论 积极家庭干预可以提高学龄期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治愈率.
弱视、家庭干预、依从性、治疗、儿童
23
R4(临床医学)
2007-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