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4.05.020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对策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机械通气可减少自主呼吸做功,维持适宜血气,有利于患儿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应用呼吸机的同时也会产生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喉气管损伤、气道梗阻、胸内压增高等并发症,造成脱机困难,监护费用增高[1].因此,近年来早期撤机的观点已日益受到重视.通常以术后6、8、12 h作为早期撤离呼吸机的界限[2,3].本文以机械通气12 h为界,分成12 h内撤机组(A组)和12 h后撤机组(B组),通过对2001年5月~2002年5月1 015例先心病患儿术后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以探讨先心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为实现早期撤机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
先心病、心肺体外转流、早期撤离呼吸机
20
R726.1(儿科学)
2004-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