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5069.2021.05.002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研究进展
门静脉高压的定义为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压力梯度大于5 mmHg.根据门静脉系统阻塞部位,可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根据肝血窦累及情况,肝性门静脉高压又可以细分为窦前性、窦性和窦后性.继发于肝硬化的窦性门静脉高压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肝静脉压力梯度( HVP G )升高,即肝静脉楔入压与肝静脉游离压的差值升高[1,2].有约20%门静脉高压继发于非肝硬化因素,统称为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 NCPH ) ,其中包括窦后性或窦性NCPH,临床上多为肝窦阻塞综合症( HSOS) ,在国内常见于服用含吡咯碱类的各种中药(如土三七等)后起病,而国外常见于血液病患者在行大剂量清髓治疗过程中发病.临床上,常见的窦前性NCPH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 IPH)和肝外门静脉血管阻塞( EH-PVO).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相比,NCPH仅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如脾肿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而不伴有肝功能失代偿[3,4].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特发性门静脉高压;肝外门静脉血管阻塞
24
2021-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