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基于双向转诊模式下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基于双向转诊模式下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常熟市某基层骨质疏松防治站开展辖区内的1 700例(女性≥50周岁,男性≥65周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易感人群的筛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量表评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筛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筛选出的329例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纳入对照组,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筛选出的327例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纳入双向转诊组,经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区域防治指导中心确诊、制定治疗方案或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再返回基层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入组时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共280例,占总筛查人群比例为16.47%(280/1 700),其中对照组125例,双向转诊组155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2年内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根据骨密度水平将双向转诊组分为非OP组101例和OP组5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向转诊模式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2年,双向转诊组各时间点骨密度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双向转诊模式下非OP组和OP组患者性别、年龄、骨质疏松性骨折史、补充钙剂、血钙、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臀大肌肌肉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OR=0.598,95%CI 为 0.467~0.767)、臀大肌肌肉横截面积(OR=0.897,95%CI 为 0.850~0.946)、25(OH)D(OR=0.877,95%CI为0.808~0.953)均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ALP(OR=1.061,95%CI为1.001~1.124)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基于双向转诊模式下可观察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及筛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BMI、25(OH)D、臀大肌横截面积、ALP水平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双向转诊模式、骨质疏松、骨密度动态变化、臀大肌横截面积

29

R580(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常熟市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csws202007

2023-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65-36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实用骨科杂志

1008-5572

14-1223/R

29

2023,29(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