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股骨头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的可行性,通过随访(≥2年)研究该术式的肿瘤学预后和功能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例接受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手术的患者,术前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类型及累及髋臼的范围.随后,在计算机辅助下对肿瘤进行模拟切除,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所有患者术后均限制负重,术后1个月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术后6个月独立行走.术后随访,复查骨盆CT、MRI及X线片,肺部CT检查,评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功能评分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实现了对肿瘤的R0切除,随后完成自体股骨头回植联合常规假体重建髋臼肿瘤切除后髋臼缺损,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术后均获得大于2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4~120个月.功能评分以末次随访的MSTS评价,5例患者末次随访功能评分为26~30分,平均为(28.2±1.6)分.随访影像学资料示:所有患者的假体均固定在位,未见髋臼假体移位、松动;未见关节脱位.所有患者均未见植骨不愈合、深部感染、术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最大程度地恢复了髋臼的正常旋转中心,结合常规多孔钽金属杯及常规髋关节假体的使用,从解剖学和生物学角度实现了假体的早期和长期稳定.随访结果提示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并获得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实现了髋臼周围肿瘤术后人工关节假体的长期生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髋臼周围肿瘤、髋臼缺损、自体股骨头、植骨
27
R738.1(肿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新强院工程
2021-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92-496,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