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绝对长度的变化模式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下肢绝对长度的变化模式.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5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2例;年龄为56~82岁,平均为(71.6±2.4)岁.根据术前内翻的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内翻畸形<5°为A组,10°≥内翻畸形≥5°为B组,每组28例.术中在股骨前侧和胫骨前侧分别做标记,记录截骨前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和安装假体后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分别测量截骨前及假体安装后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两次距离的差值就是下肢绝对长度的变化值.术前及术后记录两组的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的机械力线、膝关节活动范围、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score,KSS)和功能评分,同时记录术后患者的满意率和对肢体长度变化的感知率.TKA术前A组膝关节活动范围(78.5±30.2)°,KSS评分(64.8±11.6)分,功能评分(62.8±9.8)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3.8±1.2)°;B组膝关节活动范围(76.4±31.4)°,KSS评分(63.4±10.4)分,功能评分(60.6±9.6)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7.4±2.3)°.结果 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18.4±4.6)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及假体松动.术后6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范围(96.4±28.4)°,KSS评分(86.2±10.4)分,功能评分(83.6±9.6)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1.6±1.1)°;B组膝关节活动范围(94.6±26.6)°,KSS评分(84.8±10.2)分,功能评分(86.2±9.2)分,机械轴线平均内翻(1.8±1.2)°.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SS及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说,82.1%(46/56)的患者术后肢体绝对长度增加,其中A组为71.4%(20/28),B组为92.9%(2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能感知肢体长度有变化的患者约50.0%(28/56),其中A组为35.7%(10/28),B组为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感觉肢体长度变化而不满意的患者约为24.2%.术后半年,感知肢体长度有变化的患者下降为14.3%(8/56),其中A组为10.7%(3/28),B组为17.9%(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感觉肢体长度有变化而不满意的患者下降为3.6%(2/56).结论 应用TKA治疗晚期骨关节炎,可明显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恢复肢体的下肢力线.但是,大多数患者置换术后肢体绝对长度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幅度和术前膝关节内翻的程度相关.术后部分患者会对这种变化有明显的感知,进而可能影响治疗总体的满意率.
膝关节置换、下肢长度、术后功能、满意度
26
R687.4+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M-486
2020-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