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搬移技术治疗股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骨搬移技术治疗股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4年10月至2018年6月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股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8例,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17~61岁,平均(42.0±13.3)岁.其中6例闭合性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所有患者在此手术前已进行过1~4次不等的手术治疗,平均(2.4±1.4)次/人.患者术前有低热、伤口不愈合、红肿、流脓等表现.14例患者术前分泌物培养呈阳性.术中病灶清除后,股骨缺损范围7~14cm,平均为(10.5±3.4)cm.术中选择单臂轨道式外固定架行骨搬移.术后记录骨搬移时间、延长区固化时间、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测量并计算延长指数、治疗指数和外固定指数.骨性结果采用Pa-ley评分评估,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0~36.5个月,平均(25.51±1.95)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和骨缺损均愈合,愈合时间8~19个月,平均(15.22±4.37)个月,无截肢患者.术后骨搬移时间2.40~5.83个月,平均(4.06±0.87)个月;延长区固化时间4.27~20.67个月,平均(10.91±3.26)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16.33~34.5个月,平均(24.41±3.26)个月.延长指数(11.7±2.6)d/cm,治疗指数(36.7±7.6)d/cm,外固定指数(58.6±29.7)d/cm.Paley评分优12例,良1例,一般4例,较差1例.生活质量评估,骨搬移手术治疗前SF-36躯体综合功能评分(22.12±4.21)分,心理综合评分(45.33±6.26)分;完全拆除外固定架后躯体综合功能评分(45.36±3.67)分,心理综合评分(76.24±5.44)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骨搬移技术是治疗股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搬移、股骨、感染性骨缺损、回顾性分析
25
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SF-049
2020-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3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