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后早期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对经皮穿刺辅助、保留关节囊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SuperPATH) 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分析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及其在未来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因股骨头坏死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骨关节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 (SuperPATH组) 与传统后外侧入路 (传统后外组),两组各28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假体下沉高度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uperPATH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1个月内的VAS评分、3个月内及1年后的Harris评分与传统后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后外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假体下沉高度、1个月后VAS评分、3个月至1年的Harri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SuperPATH微创入路是经标准后外侧入路改良而来,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康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进一步降低了组织损伤,在临床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SuperPATH、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25
R687.4+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9-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