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取骨部位合理性选择探讨
目的 探讨常用取骨部位切开取骨的数量、成分和并发症情况,为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在髂前或髂后或胫骨近端以切开方式行游离骨移植且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取骨量的113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46例;年龄13~69岁,平均35.3岁.根据量杯中水体积变化测量所取骨的体积.记录术后取骨区并发症情况,局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结果 取骨量髂后为(27.19±2.18)cc,胫骨近端为(21.66±2.07)cc,髂前为(18.18±1.76)c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骨取骨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各占约50%,胫骨近端取骨几乎全为松质骨.髂前区发生并发症14例,髂后7例,胫骨近端3例,仅胫骨近端与髂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痛随时间推移逐渐减轻,但髂前区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结论 髂后和胫骨近端取骨量较多,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需要较多自体骨移植者,应作为首选部位,而髂前取骨的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推荐常规采用;对于完全需要松质骨移植者,首选胫骨近端取骨.
骨移植、髂骨、胫骨近端、取骨数量、并发症
25
R687.3+4(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无锡市卫计委课题T201641
2019-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