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突形态改变对肩胛下肌腱的损害分析
目的 分析5种测量喙突形态的方法的数值变化,探讨何种指标对于判断喙突撞击症导致的肩胛下肌腱损伤最有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100例肩胛下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左肩52例,右肩48例;损伤分级:0级22例,1级36例,2级23例,3级19例,行MRI检查,分别测量患者喙肱距离(coracoid-humeral distance,CH)、喙突指数(coracoid index,CI)、喙突体与关节盂之间的夹角(A1)、喙突颈与关节盂之间的夹角(A2)、喙突颈与喙突体之间的夹角(A3),整理、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分别计算各组数据的P值(α=0.05),CH: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P=0.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P=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喙突的形态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喙突撞击症发生,最终引起肩胛下肌腱不同程度的损伤.
喙突、形态改变、肩胛下肌、损害、MRI
24
R687.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8-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95-99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