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目的 评价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瞻性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技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1~58岁,平均28 .6岁.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躯干偏移(trunk shift ,TS)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 )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SF-36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其临床疗效,使用Frankel分级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并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68 .9 ± 108 .3)min(312~723 min) ,术中出血量平均(2 173 .7 ± 1 226 .6)mL (800~5 100 mL ) ,随访时间平均22 .5个月(12~40个月) ,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124 ± 20 .4)°(91°~160°) ,侧凸Cobb角平均(87 .2 ± 45 .2)° (0°~156°) ;术后后凸角平均(46 .8 ± 21 .5)°(10°~120°) ,侧凸角平均(49 .1 ± 26 .9)°(0°~109°) ,矫正率分别为62 .3% 和45 .2%;末次随访时后凸、侧凸Cobb角有轻度丢失,但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S由术前的(38 .6 ± 17 .2) mm减少至(11 .5 ± 11 .2)mm ,SVA由术前(33 .5 ± 11 .4)mm减少到术后(9 .6 ± 7 .2)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 、VAS 、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14例次(37 .8%)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10 .8%) ,包括完全性脊髓损伤 1 例,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 3例;非神经系统并发症 10例次(27%) ,包括胸腔积液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消化系统并发症3例;螺钉松动拔出1例,螺帽脱落1例.结论 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应充分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
角状后凸畸形、侧后凸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并发症
24
R682.1+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Z151100004015018
2018-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6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