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体前表面顶棒系统相关解剖学数据测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 测量枢椎体前表面顶棒系统相关的解剖学数据,探讨其临床意义,为顶棒系统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颈椎CT三维重建的18岁以上患者100例,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28~85岁,平均(56.4±6.2)岁;身高150~178 cm,平均(161.7±6.6)cm.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枢椎体三维立体图像及前表面图像.测量:A线-枢椎体前表面双侧上关节突与枢椎体移行处之间距离;B线-A线中点与C线中点之间的距离;C线-枢椎体前唇的宽度;D线-枢椎体前表面双侧凹陷顶点之间的距离;E线-D线到B线的垂直距离.比较男女之间、身高>160 cm和身高≤160 cm对应的上述五组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五组数据与性别、身高的相关性.结果 A线数据测量结果为(12.7±2.1)mm;B线数据(14.4±1.3)mm;C线数据(15.8±1.5)mm;D线数据(19.3±1.6)mm;E线数据(5.8±0.6)mm.男女之间比较、身高>160 cm和身高≤160 cm之间比较,上述五组数据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上述五组数据与性别、身高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a)枢椎体前表面形态因身高和性别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b)顶棒系统需依据枢椎体前表面解剖学数据设计出特有形态,才能增加与枢椎体前表面的适应性,以减少顶棒系统相关并发症.
枢椎体前表面、解剖学、CT三维重建、顶棒系统
24
R322(人体形态学)
2018-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