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治疗进展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C)是一种以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良性病变,是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一种亚型.LCH的发生率在1∶1500000左右[1],而EG在LCH中最常见[2].一般认为EG与急性弥散性组织细胞增生症(Letterer-Siwe,LS)、汉-薛-克氏病(HandSchüler-Christian,HSC)病是一种疾病在不同年龄不同系统的不同表现[3,4].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依次为LS病、HSC病和EG[5].其中LS病以儿童和婴幼儿多见,可累及多个器官,多危及生命;HSC病和EG多有骨损伤表现,但两者又有区别,HSC病在儿童患者的典型表现是颅骨溶骨性破坏、突眼症及尿崩症;而EG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颅骨、股骨、下颌骨、盆骨和脊柱,按照病变累及范围程度分为孤立性和多灶性,且多表现为孤立性骨损伤,但无论是孤立性还是多灶性骨病变均无内脏受累[6].脊柱EG占所有骨病患者的6.5% ~25%[7-9],其中,胸椎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腰椎和颈椎[7,10].
脊柱、骨嗜酸性肉芽肿、组织细胞增生症、孤立性、郎格罕斯细胞、骨损伤、儿童和青少年、多灶性、良性病变、细胞浸润、危及生命、颅骨、儿童患者、骨病、程度、婴幼儿、下颌骨、突眼症、溶骨性、尿崩症
20
R738.1(肿瘤学)
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计划项目1107RJ2A215
2014-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0-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