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5572.2006.03.014
脊柱椎体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 1936年,Mercer提出脊柱融合的理想方法是椎体间融合,该法用于颈椎则是由Robinson和Smith在1955年从颈椎前方对突出的椎间盘进行摘除,并予以椎体间植骨.随后,两位作者又与Cloward一道作了较为详细的随访与报道,并提出在椎体间放置内容物促进脊柱融合的设想.此后,脊柱椎体间植骨融合有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治疗脊柱退行性变的标准术式之一.但是本法存在许多问题,如供骨处并发症[1~3],以及植骨块有限的强度和形状的不规则所导致的术后融合节段的不稳、植骨块脱位、椎间隙塌陷、骨块吸收、假关节形成等.同时本法的术后效果各家报道不一,融合率为19%~95%,临床满意率为19%~93%.Dennis等人[4]则认为100%的病人术后椎间盘高度有丢失.Hutter[5]加用后路固定以提高稳定性与融合率,但相应增加了有关的并发症.还有不少学者提出环状融合[6],融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同时存在切口长,失血量大,手术时间长的弊端.为克服上述缺点,在生物材料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美国与欧洲各国相继开展了脊柱椎体间融合器技术,美国FDA于1996年9月正式批准用于临床腰椎融合,并于1997年6月批准腹腔镜入路的腰椎体间融合器手术.目前该技术已趋成熟,并向世界各地推广.现将其产生、发展、种类、试验情况、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文献综述如下.
脊柱融合、腰椎体间融合器、椎体间植骨融合、融合率、术后椎间盘、植骨块、临床、技术、并发症、椎间隙塌陷、假关节形成、腰椎融合、文献综述、术后效果、手术时间、试验情况、世界各地、生物材料、融合节段、美国
12
R6(外科学)
200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