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系统性疾病[1,2].根据最新的骨质疏松症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 ray absorptiometry,DXA)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采用中国人群正常参考数据库及T值≤-2.5 SD诊断标准,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3],健康管理人群患病率为29.23%[4].上海社区人群脊柱X线平片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60岁以上女性脊柱椎体变形的患病率为17.3%[5].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主要原因是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造成的骨丢失,故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2].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早期表现为骨丢失,临床后果是脆性骨折,因此,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也是围绕这两点进行的.
36
R711.5(妇产科学)
2020-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8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