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5930.2019.10.020
调强放疗时代咽后淋巴结与鼻咽癌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咽后淋巴结大小、侧数等参数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7例首诊、无远处转移且经过IMRT治疗的鼻咽癌,评价咽后淋巴结(RPN)及其具体参数如淋巴结侧数、大小等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1197例中,102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发生RPN有74.0%(886/1197).RPN是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5).RPN侧数对远处转移(P=0.006)和疾病进展(P =0.001)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RPN侧数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5).在N1期中,RPN侧数是无疾病生存及无进展生存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45和0.049).同时双侧咽后淋巴结和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远处转移和疾病进展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RPN及其侧数均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因素.在N1期中,同时发生双侧咽后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最差.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侧数、调强放射治疗
34
R739.63(肿瘤学)
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项目2017XQ1213
2020-0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639-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