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浅出”--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谈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
@@ ”深入”与”浅出”,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材所具有的思想性决定了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必须”深入”;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决定了理论的消化必须”浅出”.不少教师抱怨:理论讲深了,学生难以听懂,没兴趣;讲浅了,又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似乎”深入”与”浅出”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呢?显然必须借助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来达到这一效果.本人在此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例,谈谈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阶级、国家的产生、教学辅助工具、思想政治课、理论、政治课教师、初中学生、思维特点、课程标准、思想性、平行线、中面、应用、兴趣、教材
TD9;G2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