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778X.2020.04.006
走出弗里德曼宗族研究困境:从“分离说”到“配套说”
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分离说”,表现出国家(上层)与地方社会(基层)之间、官方(官僚体制)与民间(宗族组织)之间的分离,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传统宗族社会的现象,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根本特征.相较于“分离说”,明清时期海南宗族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出国家(上层)与地方社会(基层)之间、官方(官僚体制)与民间(宗族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套和双向互动,可以视为一种“配套说”.“配套说”超越了“分离说”以乡村宗族为主体社会结构的研究范式,将宗族置于不同层级的、与自上而下的官僚体系相匹配的结构体系中去,更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也更有效解释中国宗族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此,对当前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研究进行以下思考:在人类学研究上,需要重新反思其发展历程,加强向上研究,走出乡村,促进多学科合作研究;在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研究上,需要走出西方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局限,从中国二元社会的结构特质,理解官方社会与非官方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对民间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
宗族研究、分离说、配套说、弗里德曼、民间社会组织
46
C958(民族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重点创新工程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现代转型”阶段性成果
2020-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