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778X.2014.05.011
南诏时期的磨些蛮
汉晋时期的摩沙夷至唐代被记为磨些蛮,其除分布于雅砻江以东、大渡河以南至昌明地区,西达金沙江上游两岸广大地域外,还南下至洱海以东的宾居地区,部分被迁到永昌和拓东地区.有关磨些蛮生产生活习俗、经济、文化等文献的人类学解读,可以看到彼时的磨些蛮既保持着氐羌民族的某些特征,又由于与他族的融合和交流而呈现出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磨些蛮与吐蕃及蕃人的关系比之与南诏或唐廷的来说更为密切,加之与同源的白蛮、施蛮、顺蛮、东蛮、松外蛮等错居杂处,使其民族关系具有多元复杂的特征,虽然其内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但已朝着单一民族的方向发展.
南诏时期、磨些蛮
40
P2 ;K8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乌蛮史研究”阶段性成果11CMZ014;云南省“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规划项目“南诏国、大理国史研究”ZD201101子项目“南诏国、大理国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研究成果
2014-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