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4992.2023.19.003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EGFR-TKI致HaCaT细胞损伤机制

引用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致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损伤机制,从而初步探索该药物诱导表皮不良反应机制.方法:利用MTS及Hoechst染色建立TKI药物对HaCaT细胞损伤模型;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基因;利用数据库收集表皮不良反应靶点;将差异基因与表皮不良反应靶点取交集,得到潜在作用靶点;利用DAVID及R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及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并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拓扑参数分析;通过Autodock软件对关键基因与EGFR-TKI药物进行分子对接;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子对接中结合能最低的靶点;利用免疫印迹实验(Wesrtern Blot)法检测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TS及Hoechst染色表明,奥希替尼与阿法替尼对细胞存活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取交集后得到176 个潜在作用靶点;PPI显示IL6、HSPA5、FN1、VEGFA、XBP1、TLR4、MMP1、CCL2、PTGS2 和VWF可能是EGFR-TKI表皮毒性关键靶点;KEGG信号通路包括IL-17、PI3K-Akt通路;GO功能涉及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脂多糖反应;分子对接表明,奥西替尼、阿法替尼与PTGS2、HSPA5、MMP1、VEGFA和FN1 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奥西替尼与阿法替尼处理HaCaT细胞后FN1、HSPA5 和PTGS2 表达上调,VEGFA和MMP1 表达下调;免疫印迹实验表明FN1 蛋白表达增加,VEGFA蛋白表达减少.结论:EGFR-TKI药物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IL-17 信号通路中的MMP1、VEGFA产生,促进PTGS2、FN1、HSPA5 表达,损伤HaCaT细胞,从而产生表皮毒性.

转录组测序、分子对接、EGFR-TKI、表皮毒性

31

R730(肿瘤学)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宁德市科技局指导性项目;福建省宁德市科技局指导性项目

2023-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539-354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肿瘤医学

1672-4992

61-1415/R

31

2023,31(1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