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4992.2018.17.017
发热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探讨发热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3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40例,分为发热组及普通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AFP阳性率、癌性疼痛率、IL-6因子水平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发热组与普通组相比存在较高的白细胞计数”(7.32±2.5)×109/L vs (4.08-1.14)×109/L,P<0.01”、中性粒细胞比率”(79.3±5.7)%vs(56.7±11.5)%,P<0.01”、AFP阳性率(100% vs 60%,P=0.04)、癌性疼痛率(60% vs 10%,P=0.03)、IL-6因子水平”(116.6 ±15.1) ng/ml vs (104.9±12.6) ng/ml,P<0.01”,普通组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40%及20%,发热组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0%及5%,二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发热型肝癌存在较高的癌性疼痛率及AFP阳性率,存在白细胞增高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的特点,且发热型肝癌的预后较普通型肝癌更差.
原发性肝癌、发热、IL-6、预后
26
R735.7(肿瘤学)
2018-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717-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