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4992.2016.06.034
30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特点,为临床放疗靶区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原发于鼻腔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所有患者均为ⅠE/ⅡE期且都有影像检查资料可查,并以影像学为标准分析邻近受侵器官和结构的数目,同时分析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鼻腔周围结构受侵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为76.7%(23/30),其具体受侵如下:上颌窦为36.6%、筛窦与鼻咽同为30%、鼻翼为20%、翼突与蝶窦同为10%,翼腭窝及额窦、硬腭、眼眶、口咽同为3.3%;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为46.7% (14/30),其具体转移如下:Ⅰ区与Ⅱ区同为26.7%,Ⅲ区为10%,Ⅶa为6.7%,Ⅳ区与Ⅸ同为3.3%.结论:在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时,其靶区的勾画应该考虑受侵和转移几率均较高的结构和区域.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性
24
R733.1(肿瘤学)
2016-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6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