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4992.2012.03.43
IMRT和CRT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对比及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IMR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和CRT(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常规放疗)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对危及器官保护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3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均行CT模拟定位扫描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临床靶区(C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髂总、髂外、髂内、闭孔、骶前淋巴结等区域和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PTV)为CTV外放1cm,处方剂量为45Gy/1.8Gy/25次,95%PTV达到处方剂量要求.30例患者均做IMRT及CRT两种计划设计,对比两种照射方式下骨髓、小肠、直肠及膀胱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ova)中的多个指标.随后按患者自主意愿选取15例入IMRT组,另15例入CRT组进行放疗,对比两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RT相比,IMRT降低了30-40Gy范围内骨盆骨髓、小肠、膀胱、直肠的受照体积,有显著统计学意义.IMRT组膀胱、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RT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骨髓抑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IMRT较CRT能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颈癌、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常规放疗、剂量学
20
R737.33(肿瘤学)
2012-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7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