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4992.2009.04.003
直线加速器诱发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模型.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确立最佳照射剂量为20Gy,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观察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体重、排便情况及自主活动情况,光镜下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扫描电镜观察直肠黏膜超微病理学变化.结果:照射后大鼠摄食饮水量减少,甚至拒食水,消瘦明显,出现稀便、黏液脓血便,照射野脱毛等表现;光镜下观察直肠隐窝结构畸形或消失,黏膜及黏膜下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点状或多处出血,多灶溃疡形成;扫描电镜下观察直肠腺体结构紊乱呈梭形,表面绒毛破坏,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基底层破坏,多灶溃疡发生.结论: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20Gy,能成功地诱导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
放射性直肠炎、动物模型、大鼠、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
17
R73-3(肿瘤学)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0310821-01
2009-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