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思想史学科的创生和成长
国际关系思想史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分支学科,隶属于国际关系学.自1919年在英国威尔士大学(今亚伯大学)诞生以来,国际关系学科走过第一个百年历程.对于国际关系思想史来说,这一百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孕育期、创生期和成长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国际关系学兼具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导致人们对国际关系思想史归属产生疑问.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将这门分支学科置于政治思想史框架之下,这是政治理论学者以及部分国际关系理论家的看法;二是认为国际关系思想史是独立的国际关系学科分支,许多欧洲学者和部分美国学者坚持这个观点.在学科名称上也可看出两种不同观点之间的分歧:一派强调政治学(社会科学)属性,称国际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ought);另一派重视国际关系属性,称国际关系理论史或国际关系思想史(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ought).与这两种看法不同的是,一些欧美学者尤其英国学派成员走了一条中间道路,称其为国际思想史(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毫无疑问,这个名称继承了英国学派之父、著名历史学家和国际关系理论家马丁·怀特的遗产,因为正是怀特称国际关系理论或国际政治理论为国际理论(international theory).实际上,从国际关系思想史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无论在本体论还是方法论上,这门分支学科贯穿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诸个分支,前者有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后者则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其中,跨越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影响清晰可见.进入21世纪,国际关系思想史的独立地位及自身特性变得愈益显著.本文主要以中英文世界的研究进展为例,概略性地梳理这门分支学科创立和成长的过程.
2020-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