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解构:明代浙东湖水纠纷中的利益表达——以上虞皂李湖为中心的考察
浙东上虞皂李湖灌溉区域以运河为界,运河北岸为湖水灌溉区,南岸则不在灌溉范围之内.运河干涸时,县级官府希望开湖水济运,这与南岸民众旱时要求分水灌溉之愿望契合.因此,在明代的湖水纠纷中,北岸灌溉区湖民与县级官府、南岸民众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北岸灌溉区湖民通过构建湖由曹黎二姓割田而成之“史实”,抵制官方济运与南岸分水之诉求.万历年间,南岸精英家族通过编纂由县级官府主导的地方志,意图将湖泊变为公有,使双方矛盾彻底激化.湖水灌溉的地理区域界限、运河两岸农田分布差异和家族势力等综合因素,决定了湖水纠纷的发生及运作过程.矛盾双方通过对文献的建构与解构,以实现护水与分水之目的.
明代、皂李湖、湖民、县官、宗族
K248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浙东海塘的时空过程与环境、社会影响研究宋——清15PJC010
2017-05-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