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192X.2004.06.010
价值与规范:关于公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辩证关系的理性审视
@@ 近年来,道德建设成效不彰显,道德教育的绩效出现实质性低迷,[1]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对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强调道德知识灌输,忽视道德人格培养,人们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实,学界有人提出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2]鲁洁教授主张:道德教育只能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3]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充分认识了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不能够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它必须现实化、生活化.道德教育的本质超越的见解,充分认识到,沉醉于物欲主义的现实世界,进入不了道德的可能世界,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以上学者的见解,对我们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富有启发意义.问题是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教育既立足现实生活,又能实现对道德理想的本质超越.本文不揣浅陋,试图从这方面作一些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价值、规范、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辩证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回归生活世界、道德知识、道德理想、教育的本质、应然追求、行为方式、物质生活、物欲主义、实践精神、人格培养、立足现实、可能世界、精神境界、精神活动
G4(教育)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