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需要——生产理论”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马克思“精神需要——生产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价值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精神生产”与“精神需要”相脱节、不匹配等现实困境.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通过突出关注教学主体、调整生产教学内容、探索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话语风格等多方面、多途径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从而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精神需要——生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G641(高等教育)
2020-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