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493.2014.30.058
个体服务计划社康管理模式对农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1)
[目的]探讨个体服务计划(ISP)社康管理模式对农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的影响,为推广 ISP社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实施 ISP 社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按照现行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分别在病人入组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两组病人的精神症状以及自知力;在病人入组时、干预后6个月用健康状况问卷(SF 36)评定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PANSS总分、ITAQ总分、SF 36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组间对照PANSS、ITA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 36各因子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两组病人与基线自身对照比较PANSS、ITAQ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自身对照 SF 36量表8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病人自身对照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施 ISP社康管理模式可改善病人的病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自知力。
个体服务计划社康管理模式、农村、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R473.2(护理学)
1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基金PW2011A 38。
2014-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835-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