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652.2015.10.05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怎样实现
教师的教学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给学生创造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其乐意追求的生活,而不是把学习看作异己的、被迫接受的活动。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灵活的学习技巧,以及形成至佳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都直接受到教师的影响。而从事母语教学工作的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习惯、技巧、风貌的形成则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些刚刚踏入学习环境中的小学生,面对新的有异于往常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觉得好奇,有些甚至不适应。课堂上更不会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这些客观因素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耐心地,巧妙地引导学生渐入学习佳境。由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见一斑。
学生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
G623.2;G424.21;G712
2015-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