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定位跟踪数据解读白头鹤的性别、年龄、繁殖及领域回归
2014-2021年,在中国东北、长江中下游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通过救助和野外捕捉共计为33只白头鹤(Grus monacha)安装了卫星定位跟踪器,同时佩戴了金属环和彩色塑料环.根据卫星定位信息,找到繁殖巢后,在其周边布设红外照相机.利用卫星跟踪6年以上的6只白头鹤个体以及在小兴安岭北部度夏、繁殖的7只白头鹤个体的定位跟踪数据,将5月15日零时位点为基准点,利用设置的位移-时间计算公式将定位坐标转为位移-时间曲线,使获得的定位数据图形化,结合野外行为观察,获得判别指标:繁殖地或度夏地夜间位移-时间曲线的平直度,反映了白头鹤夜栖点的位置变化;根据曲线平直度判断:曲线平直的是雌性,曲线呈锯齿状的是雄性;距离繁殖区较近、曲线变化幅度非常大的是亚成体,在繁殖区域、曲线近乎平直达1个月左右的是成鸟;根据平直曲线长度,确认是否繁殖成功及初始繁殖年龄;4月初至6月末期间的不同跟踪个体的位移-时间曲线重合的,可以认定为配对关系;重合部分的长短,则反映出配对关系的稳定性;巢址的位移-时间曲线间距,反映出巢址的变化.不同年份的巢址间距离,可以展示白头鹤具有很规则的领域回归行为.依据这些指标对跟踪的全部33只白头鹤的性别、年龄进行了判别.解读跟踪个体的配对、繁殖状况以及领域回归等.结果表明,基于卫星定位跟踪数据的位移-时间曲线与野外观察获得的信息相结合,为进一步挖掘卫星定位跟踪数据,推进被跟踪物种的深入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白头鹤、卫星跟踪、位移-时间曲线、性别、年龄、繁殖、领域回归
43
P618.130.2;O656.2;TH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532
2023-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137-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