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荒漠碳交换特征及其气象影响机制
以青藏高原玛沁地区高寒草甸和沱沱河地区高寒荒漠草原为观测研究站,利用涡动协方差技术获取高寒生态系统水平上的CO2通量以及水和能量通量,通过REddyProc、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进行了数据后处理,探究了不同下垫面典型环境因子对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玛沁高寒草甸在6-7月以吸收为主,表现为碳汇,吸收峰值出现在11:00-12:00(北京时,下同)之间,而在3、4、5、8月以排放为主,表现为碳源,排放峰值出现在21:00-23:00之间;沱沱河高寒荒漠在3-8月以吸收为主,表现为净碳汇,吸收峰值出现在13:00-14:00之间;整个生长季前后(3-8月),玛沁和沱沱河的累计NEE分别为79.50 g C/m2和79.24 g C/m2,都表现为碳汇.2)不同尺度不同下垫面,气象因子对NEE的重要程度不同,小时尺度上,高寒草甸辐射对NEE的重要性最大,高寒荒漠草原蒸散发对NEE的重要性最大;日尺度上,高寒草甸土壤含水率对NEE的重要性最大,高寒荒漠草原风速对NEE的重要性最大;3)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eco)和NEE都受到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显著限制,高寒荒漠草原GPP对NEE的影响远大于高寒草甸GPP对NEE的影响;4)NEE与蒸散发呈显著相关性,表明水分条件是控制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草原碳和水收支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高寒草甸、高寒荒漠草原、涡动协方差、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
43
S872;Q948;X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专项;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
2023-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19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