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耕地撂荒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耕地撂荒是多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域下的撂荒地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其特殊性.针对当前西南喀斯特地区耕地撂荒现象,综述了目前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撂荒地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展望.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发现:①务农机会成本增加,以粗放经营为主要特点的隐性撂荒可能是现代石漠化发展的潜在动力;②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异质性决定了耕地撂荒后地块尺度的景观均质性或者区域尺度的景观异质性;③喀斯特地区耕地撂荒后植被恢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结构、维持土壤水分、促进土壤养分恢复;④撂荒初期土壤侵蚀加剧,撂荒后期植被恢复防治土壤侵蚀;⑤耕地撂荒植被恢复后增强了喀斯特地区植被碳汇、土壤碳汇和岩溶碳汇效应.未来,应明确隐性撂荒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创新技术手段动态监测优等地和石漠化耕地的撂荒面积及趋势变化,定量显性撂荒在水土流失防治和石漠化生态恢复中的贡献,综合评估撂荒地的碳汇效应,从而为合理配置喀斯特地区耕地的社会、生态功能建言献策.
喀斯特、隐性撂荒、显性撂荒、生态效应、石漠化
43
S157;X171.1;F301.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2023-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25-936